论语的相关成语

共 349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

描写论语的成语有【巍巍荡荡】【哀而不伤】【不堪其忧】【一息尚在】【血气方刚】【枉道事人】【三纲五常】【匹夫沟渎】【下学上达】【久要不忘】【肤受之愬】【文子同升】【以身作则】【诗礼之训】【适可而止】【匏瓜徒悬】【瞻前忽后】【昼夜不舍】【子为父隐】【事在萧墙】【犁生骍角】【三思而行】【举一反三】【侃侃而言】【言行相副】【犯而不校】【不知老之将至】【空空如也】【箪瓢陋巷】【逝者如斯】【观过知仁】【不得其门而入】【恶衣恶食】【卑宫菲食】【居无求安】【行不由径】【见利思义】【导德齐礼】【敏而好学】【求志达道】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论语相关成语

巍巍荡荡

wēi wēi dàng dàng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泰伯》。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一般作谓语、定语,

详细解释

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八佾》。一般作

详细解释

不堪其忧

bù kān qí yōu

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忍受愁苦

详细解释

一息尚在

yī xī shàng zài

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泰伯》。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详细解释

血气方刚

xuè qì fāng gāng

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血气:指精力;方:正;刚:旺盛。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

详细解释

枉道事人

wǎng dào shì rén

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微子》。一般作谓语、定语,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与讨好别人。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

详细解释

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

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何晏集解:“马融曰

详细解释

匹夫沟渎

pǐ fū gōu dú

”后因以“匹夫沟渎”谓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详细解释

下学上达

xià xué shàng dá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详细解释

久要不忘

jiǔ yāo bù wàng

不忘旧约或旧交。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不忘旧交。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见利思义,

详细解释

肤受之愬

fū shòu zhī xiāng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复制出处:春秋・

详细解释

文子同升

wén zǐ tóng shēng

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

详细解释

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

详细解释

诗礼之训

shī lǐ zhī xùn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一般作宾语,指子女遵从父母的教诲。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曰:‘学《诗》乎?

详细解释

适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乡党》。宋・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

详细解释

匏瓜徒悬

páo guā tú xuán

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三国・魏・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匏瓜:似葫芦而稍大,成熟后可以做水瓢。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 复制出

详细解释

瞻前忽后

zhān qián hū hòu

形容难以捉摸。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瞻:视,望。形容难以捉摸。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详细解释

昼夜不舍

zhòu yè bù shě

白天晚上都不停。形容勤奋地学习或工作,到了夜以继日、昼夜不停的地步。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昼:白天;舍:止。白天晚上

详细解释

子为父隐

zǐ wéi fù yǐn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一般作谓语、宾

详细解释

事在萧墙

shì zài xiāo qiáng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内乱。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

详细解释

犁生骍角

lí shēng xīng jiǎo

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

详细解释

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

详细解释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

详细解释

侃侃而言

kǎn kǎn ér yán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乡党》。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乡党》:“朝,与下

详细解释

言行相副

yán xíng xiāng fù

见“言行相符”。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见“言行相符”。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详细解释

犯而不校

fàn ér bù jiào

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泰伯》。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犯:冒犯;校:计较。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泰

详细解释

不知老之将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

详细解释

空空如也

kōng kōng rú yě

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单纯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无所有。空空:同“悾悾”;虚心的样子;如:文言虚词;表

详细解释

箪瓢陋巷

dān piáo lòu xiàng

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生活简朴。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

详细解释

逝者如斯

shì zhě rú sī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光阴似流水。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

详细解释

观过知仁

guān guò zhī rén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一般作谓语,指从过错看为人。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不得其门而入

bù dé qí mén ér rù

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

详细解释

恶衣恶食

è yī è shí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一般作宾语、补语,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里仁》:“士

详细解释

卑宫菲食

bēi gōng fěi shí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泰伯》。一般作宾语、定语,指不讲究享受。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

详细解释

居无求安

jū wú qiú ān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不追求享受。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详细解释

行不由径

xíng bù yóu jìng

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复制出处:春秋・

详细解释

见利思义

jiàn lì sī yì

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一般作谓语、宾语,形容廉洁自守。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

详细解释

导德齐礼

dǎo dé qí lǐ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一般作宾语、定语,含褒义。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

详细解释

敏而好学

mǐn ér hào xué

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一般作谓语、定语,指聪明好学。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子曰

详细解释

求志达道

qiú zhì dá dào

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儒家思想。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