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词语
共 296 条词语
-
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喻因祸致福。[查看详情]
-
(谚语)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查看详情]
-
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查看详情]
-
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致:招致。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深远的问题。[查看详情]
-
亦作“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查看详情]
-
谓棋艺高人一筹,使对方窘迫被动。[查看详情]
-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查看详情]
-
见“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查看详情]
-
毫、厘,皆为极小的长度单位。全句指差距虽然极细微,但导致的差误、错误却极大。唐·冯用之〈机论〉:「语不相时,则殆辱,薛冶谏其君也;默不相时,则受谤,子家从其贼也。所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查看详情]
-
计算机的显示装置。能在屏幕上显示出字符、文字和图形。使用光笔、鼠标器及键盘命令后,还可对显示屏幕上的内容进行修改、编辑等操作。[查看详情]
-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查看详情]
-
谓说的话虽然动听,但都是骗人的空话。[查看详情]
-
比喻说话无中心,东一句西一句,不相连贯。[查看详情]
-
(谚语)比上面的差些,比下边的又强一点。[查看详情]
-
疾病常因饮食不慎而发生,祸患常因说话不慎而造成。[查看详情]
-
亦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查看详情]
-
诗篇名。唐代王勃作。杜少府为作者友人。诗中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查看详情]
-
怕惹是非,不愿多事。也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查看详情]
-
长期培训军队,以备外敌入侵时应急之需。元·马致远也作「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查看详情]
-
缦:通“蔓”。事端在微小的时候如不杜绝,蔓延起来怎么办?形容错误或坏事在其萌芽状态时就要根除,不让其发展下去,赞成祸患。[查看详情]
-
先:先驱者,带头人;始:创始者。不做为人民造福的先驱者,也不做祸害人类的创始人。[查看详情]
-
形容极不爱说话。[查看详情]
-
中国对体育运动竞赛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的制度。1958年由国家体委颁布施行。竞赛制度将各级竞赛分为综合性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级赛、对抗赛、通讯赛、友谊赛、邀请赛等,并对各级各类竞赛作出明确规定。[查看详情]
-
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工农为主体的、以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一切抗日阶级和阶层的广泛联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是一个包括进步力量、中间力量和顽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查看详情]
-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辑。中文第1版共四卷。1966年出版。包括1843-1895年的著作和书信。每卷卷末附有注释、人名索引等。中文第2版共四卷。1995年出版。[查看详情]
-
不亲身经历就不能增长一些见识,是说经验能使人增长智识。也作「不因一事,不长一智」。[查看详情]
-
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约作于公元前466年。天神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上火种送给人类,触怒主神宙斯,被钉在高加索悬崖上。他不为所屈,最后在暴风雨中随悬崖坠入深渊。[查看详情]
-
见“酒在肚里,事在心头”。[查看详情]
-
兴:兴致,高兴。趁着当时的兴致而来,兴致满足了就返回。指兴致融景而产生,又随兴致被破坏而改变最初的想法。[查看详情]
-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