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成语

共 395 个成语

孟子的成语有【独善其身】【不远千里】【祸福由己】【独行其道】【长幼有叙】【手舞足蹈】【幡然改途】【水火之中】【挟泰山以超北海】【濯缨濯足】【辞尊居卑】【二者不可得兼】【嫂溺叔援】【流连忘返】【鱼与熊掌】【一介不取】【食前方丈】【一人敌】【进锐退速】【缘木求鱼】【却之不恭】【发棠之请】【避之若浼】【深恶痛绝】【居穷守约】【浩然之气】【令闻广誉】【如弃敝屣】【以羊易牛】【专心致志】【豕交兽畜】【兵刃相接】【二者必居其一】【负隅顽抗】【梓匠轮舆】【去而之他】【瞰亡往拜】【守约施博】【辅世长民】【言近旨远】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孟子相关成语

独善其身

dú shàn qí shēn

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善:弄好。原指加强其

详细解释

不远千里

bù yuǎn qiān lǐ

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一般作谓语,形容不计较路途遥远。不远:不以为远。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

详细解释

祸福由己

huò fú yóu jǐ

祸福之所来都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福之所来都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 复制出处:战国・

详细解释

独行其道

dú xíng qí dào

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

详细解释

长幼有叙

zhǎng yòu yǒu xù

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详细解释

手舞足蹈

shǒu wǔ zú dǎo

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详细解释

幡然改途

fān rán gǎi tú

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一般作谓语、状语,用于突然行动。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详细解释

水火之中

shuǐ huǒ zhī zhōng

灾难困苦之中。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一般作宾语,指灾难困苦之中。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今燕

详细解释

挟泰山以超北海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

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

详细解释

濯缨濯足

zhuó yīng zhuó zú

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己决定。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

详细解释

辞尊居卑

cí zūn jū bēi

不受尊位,甘居卑下。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一般作谓语,指不受尊位,甘居卑下。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为贫

详细解释

二者不可得兼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选择。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

详细解释

嫂溺叔援

sǎo nì shū yuán

”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出自语出《孟子・离娄上》。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

详细解释

流连忘返

liú lián wàng fǎn

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

详细解释

鱼与熊掌

yú yǔ xióng zhǎng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出自语本《孟子・告子上》。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详细解释

一介不取

yī jiè bù qǔ

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

详细解释

食前方丈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谓语,形容吃的阔气。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

详细解释

一人敌

yī rén dí

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出自语出《孟子・梁惠王下》。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复制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

详细解释

进锐退速

jǐn ruì tuì sù

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

详细解释

缘木求鱼

yuán mù qiú yú

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

详细解释

却之不恭

què zhī bù gōng

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下》。一般作谓语、宾语,常与受之有愧连用。却:推辞;谢绝。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

详细解释

发棠之请

fā táng zhī qǐng

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宾语,指请示赈济。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

详细解释

避之若浼

bì zhī ruò měi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回避

详细解释

深恶痛绝

shēn wù tòng jué

指对某人或对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谓语、宾语,指对人或事不满。深:很;十分;恶:厌恶;痛:痛恨;绝:极点。指对某人或对

详细解释

居穷守约

jū qióng shǒu yuē

指过着穷困简朴的生活。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晋・潘岳《杨仲武谏》:“虽舅氏隆盛,而孤贫守约。”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居穷:处于穷困的境地;守约:

详细解释

浩然之气

hào rán zhī qì

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一般作主语、宾语,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令闻广誉

lìng wén guǎng yù

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令:美、善;闻:名声。美好的名声,很大的荣誉。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令闻

详细解释

如弃敝屣

rú qì bì xǐ

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贬义。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详细解释

以羊易牛

yǐ yáng yì niú

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一般作谓语、宾语,指相互替换。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复制出处:战国

详细解释

豕交兽畜

shǐ jiāo shòu chù

比喻待人没有礼貌。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比喻待人没有礼貌。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详细解释

兵刃相接

bīng rèn xiāng jiē

刀枪武器互相接触。指白刃战。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臣所止,惧兵刃相接。刀枪武器互相接触。指白刃战。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详细解释

二者必居其一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复制出处:战国・孟

详细解释

负隅顽抗

fù yú wán kàng

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凭借险要地势;顽强抵抗。负:凭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

详细解释

梓匠轮舆

zǐ jiàng lún yú

泛指有手艺的人。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工匠。梓匠:木工;轮舆:制车轮和木箱的人。泛指有手艺的人。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

详细解释

去而之他

qù ér zhī tā

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去:离开;之:往。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

详细解释

瞰亡往拜

kàn wáng wǎng bài

看到对方不在家时前去拜访。形容本来不想拜见,却又要走一趟拜访的过场。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一般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瞰:窥看;亡:外出。看到对方不在

详细解释

守约施博

shǒu yuē shī bó

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守:操守;博:大,广。指操守简约而影响广大。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

详细解释

辅世长民

fǔ shì zhǎng mín

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下》。一般作谓语、定语,指辅佐君主治国。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复制

详细解释

言近旨远

yán jìn zhǐ yuǎn

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一般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