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复制出处:明・
详细解释
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权贵的子弟。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我家
详细解释
形容四处躲避。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
详细解释
指邻居人家。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邻居。街坊:邻居。指邻居人家。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
详细解释
形容损伤惨重。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
详细解释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跟祸事接近的人首先遭殃。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复制出处:明・
详细解释
见“买笑追欢”。出自《水浒传》第八一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男性。见“买笑追欢”。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八一回:“俺哥哥要见尊颜,非图买笑迎欢,只
详细解释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
详细解释
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指使弄刀枪棍棒等兵器,借指习武。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
详细解释
指人死的婉称。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百年:指人去世。指人死的婉称。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你百年归寿
详细解释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毕,太尉便同一人过去,捏脚捏手,轻轻走到韩夫人窗前
详细解释
形容步履倾斜。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形容步履倾斜。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三人躲在芦苇丛中,望后面时,那火把渐近,三人心里越慌,脚高步低,
详细解释
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一般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若说这个
详细解释
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一般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
详细解释
jiǔ bù zuì rén rén zì zuì
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自我解嘲。指人因喝酒而自我陶醉。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
详细解释
指极短的时间。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一般作宾语、状语,指很短的时间。须臾:片刻。指极短的时间。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须臾之间,只见戴
详细解释
指见机行事。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随机应变。指见机行事。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
详细解释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说话。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
详细解释
指孤苦无依靠。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单一。指孤苦无依靠。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
详细解释
指为人正直忠贞。出自《水浒传》第七二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等。指为人正直忠贞。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用法:
详细解释
形容名声极大。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
详细解释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出自《水浒传》第二一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
详细解释
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一般作宾
详细解释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比喻目光短浅,只见
详细解释
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
详细解释
见“能言快语”。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口才很好。见“能言快语”。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
详细解释
形容举止慌乱。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一般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慌:忙乱,恐慌。形容举止慌乱。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恰才饮得三杯
详细解释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一般作状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详细解释
比喻意志坚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意志坚强。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
详细解释
刮大风。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天气等。刮大风。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9回:“初时穿林透树,次后走石飞砂,
详细解释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
详细解释
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取灭亡。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
详细解释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②谓精
详细解释
少一样也不行。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必需。少一样也不行。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
详细解释
比喻雄辩的口才。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比喻雄辩的口才。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
详细解释
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黄色歌曲。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
详细解释
犹贪官污吏。出自《水浒传》第六二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贪赃枉法的官吏。犹贪官污吏。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
详细解释
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指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扬。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复制
详细解释
同“魂飞魄散”。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同“魂飞魄散”。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
详细解释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说话没有主题。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