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规章明显一致。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较:通“皎”,明显;画一:同“划一”,一致,一律。指规章明显一致。 复制出处:唐・姚
详细解释
见“枕戈尝胆”。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见“枕戈尝胆”。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
详细解释
沥胆披肝。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一般作谓语、状语,指人忠心。沥胆披肝。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
详细解释
见“转死沟壑”。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见“转死沟壑”。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上》:“征发闾左,以充缮筑。
详细解释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复制出处:唐
详细解释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处士传・诸葛璩》。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处士传・诸葛璩》:“
详细解释
犹言计无所出。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想不出什么办法。犹言计无所出。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子仙等困蹙,计无所之
详细解释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不做亏心事。暗室:比喻暗中。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昧心事。 复制出处:唐・
详细解释
形容马跑得极快。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马跑得快。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
详细解释
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漏洞太多,不堪一击。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
详细解释
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复制出处:唐・
详细解释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太
详细解释
指心灵善美,手工灵巧。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柳恽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质:本质;美手:好手。指心灵善美,手工灵巧。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
详细解释
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表示为国效命。同“投袂荷戈”。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
详细解释
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止足・陶季直传》。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贬义。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
详细解释
见“坠茵落溷”。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范缜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境遇好坏不同。见“坠茵落溷”。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范缜传》:“
详细解释
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刘显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指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刘显传》:“之遴尝闻
详细解释
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出自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显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复制出处:唐・
详细解释
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安成王秀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等。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复制出处:唐・姚
详细解释
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出自唐・姚思廉《梁书・袁昂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贤人。古人认为雁随阳而处,木随阳而直。比喻良才。 复制出处:唐・姚
详细解释
上顺天命,下适应民意。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出自唐・姚思廉《梁书・颜协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应:顺,顺
详细解释
见“寒心销志”。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下》。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见“寒心销志”。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
详细解释
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谓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振起衣袖,拿起武器。表示为国效命。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
详细解释
形容极目四处远望。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沈约传》引《郊居赋》。一般作谓语,指远望。骋目:放眼四望;眄:斜着眼睛看;流眄:转动眼睛。形容极目四处远望。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境遇好坏不同。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范缜》。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境遇好坏不同。茵:茵席;溷:厕所。随风
详细解释
谓尊礼长者。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谓尊礼长者。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见与齿过肩随
详细解释
见“执迷不返”。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见“执迷不返”。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若执迷不反,拒逆王师,
详细解释
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详细解释
见“偃旗息鼓”。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见“偃旗息鼓”。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及贼前锋次江口
详细解释
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亦多指女子堕落风尘。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儒林传・范缜》:“子良(竟陵王萧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
详细解释
谓帝王巡狩方岳。出自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中》。一般作谓语,指帝王视察四方诸侯。谓帝王巡狩方岳。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中》:“观风省俗,哲后弘
详细解释
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出自唐・姚思廉《梁书・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
详细解释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到溉传》。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详细解释
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王泰传》。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详细解释
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出自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一般作谓语、状语,形容团结一致。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
详细解释
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出自唐・姚思廉《梁书・萧确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风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
详细解释
中了别人的庄重,落入人家布置的圈套。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傅岐传》:今若许澄通好,正是堕其计中。中了别人的庄重,落入人家布置的圈套。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傅岐传》:今若许澄通好
详细解释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冯道根传》。一般作谓语,指小心防守而勇于战斗。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复制出处:唐・姚思廉《梁书・冯道根传》:“众颇笑
详细解释
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出自唐・姚思廉《梁书・刘之遴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