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相关成语

共 285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

描写春秋的成语有【唯唯听命】【出口入耳】【下陵上替】【仁言利博】【祁奚之举】【山河表里】【鼓衰气竭】【瞻予马首】【观衅而动】【跋涉山川】【剪草除根】【博硕肥腯】【唯利是视】【二三君子】【数典忘祖】【直言贾祸】【五世其昌】【挈瓶之知】【义方之训】【病入膏肓】【一成一旅】【敌王所忾】【奉若神明】【魑魅魍魉】【挺而走险】【深山大泽】【以水济水】【死生存亡】【未辨菽麦】【其乐融融】【实蕃有徒】【富而不骄】【同恶相恤】【素车朴马】【栋折榱崩】【一夕三迁】【实逼处此】【燕巢危幕】【纳污藏疾】【罪莫大焉】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春秋相关成语

唯唯听命

wéi wéi tīng mìng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形容绝对服从。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形容绝对服

详细解释

出口入耳

chū kǒu rù ěr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出自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一般作定语,指不为外人知道的言论。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复制出处: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王

详细解释

下陵上替

xià líng shàng tì

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八年》。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在下者凌驾于上,在

详细解释

仁言利博

rén yán lì bó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

详细解释

祁奚之举

qí xī zhī jǔ

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祁奚举荐贤人,不避亲仇,公正无私。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

详细解释

山河表里

shān hé biǎo lǐ

’公疑焉。’”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出自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语出《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

详细解释

鼓衰气竭

gǔ shuāi qì jié

比喻力量耗尽,不能再有作为。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比喻力量耗尽,不能再有作为。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

详细解释

瞻予马首

zhān yú mǎ shǒu

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一般作谓语,指听我的指挥。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

详细解释

观衅而动

guān xìn ér dòng

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衅:缝隙,裂痕。瞄准敌人的空隙进行进攻。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

详细解释

跋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旅途。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复制出处:春秋

详细解释

剪草除根

jiǎn cǎo chú gēn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一般作谓语,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

详细解释

博硕肥腯

bó shuò féi tú

指六畜肥壮。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肥壮。博硕:形状大;腯:音‘途’,肥壮。指六畜肥壮。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六年

详细解释

唯利是视

wéi lì shì shì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亦作“唯利是求”。

详细解释

二三君子

èr sān jūn zǐ

犹二三子。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犹二三子。

详细解释

数典忘祖

shǔ diǎn wàng zǔ

数说着典籍;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根由。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详细解释

直言贾祸

zhí yán gǔ huò

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五年》。一般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复制出处:春

详细解释

五世其昌

wǔ shì qí chāng

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一般作谓语,用于祝颂人新婚。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

详细解释

挈瓶之知

qiè píng zhī zhì

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一般作宾语,指知识浅薄。挈瓶:汲

详细解释

义方之训

yì fāng zhī xùn

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一般作宾语,用于书面语。义方:比喻为人应遵守的道理。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

详细解释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一般作

详细解释

一成一旅

yī chéng yī lǚ

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

详细解释

敌王所忾

dí wáng suǒ kài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详细解释

奉若神明

fèng ruò shén míng

对某人或某事物尊崇信奉得像迷信的人崇信神灵一样。出自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奉:信奉;神明:神灵的总称。对某人或某事物尊崇

详细解释

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魑魅:也作“螭

详细解释

挺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

详细解释

深山大泽

shēn shān dà zé

深邃的山野和广阔的湖泽。引申为穷乡僻壤。比喻诗文境界深远恢弘。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23年》。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泽:湖泊。深邃的山野和广阔

详细解释

以水济水

yǐ shuǐ jì shuǐ

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

详细解释

死生存亡

sǐ shēng cún wáng

生存或者死亡。常用比喻事态已经到了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亦作“生死存亡”。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五年》。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紧急关头。生存或者

详细解释

未辨菽麦

wèi biàn shū mài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孙权小子,未辨菽麦,要领不足以膏齐斧,名字不足以洿简

详细解释

其乐融融

qí lè róng róng

形容十分欢乐、和睦。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欢乐时。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复制出处:春秋・

详细解释

实蕃有徒

shí fān yǒu tú

见“实繁有徒”。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一般作宾语、分句,用于感慨等。见“实繁有徒”。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恶直丑正,

详细解释

富而不骄

fù ér bù jiāo

虽已富有但不骄傲。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骄:骄傲。虽已富有但不骄傲。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

详细解释

同恶相恤

tóng wù xiāng xù

见“同恶相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见“同恶相助”。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

详细解释

素车朴马

sù chē pǔ mǎ

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素车:古代用白土涂饰的车子。旧时办丧事用

详细解释

栋折榱崩

dòng zhé cuī bēng

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出自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房屋倒塌。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

详细解释

一夕三迁

yī xī sān qiān

一夜之间三次迁移。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令人提心吊胆,不得安宁。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八年》:吴子闻之,一夕三迁。一夜之间三次迁移。形容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令人提心吊胆,不得安

详细解释

实逼处此

shí bī chǔ cǐ

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一般作谓语,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指为情势所迫,不得不这样。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

详细解释

燕巢危幕

yàn cháo wēi mù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处境非常危险。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复制

详细解释

纳污藏疾

nà wū cáng jí

包藏容纳罪过缺失。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

详细解释

罪莫大焉

zuì mò dà yān

罪恶之大无过于此。形容罪大恶极。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五年》。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罪恶之大无过于此。形容罪大恶极。 复制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