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描写“午时”的词语

共 39 条词语

午时词语列表
  • 三时

    sān shí

    ①.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②.印度一年分成寒、热、雨三个季节。[查看详情]

  • 午时茶

    wǔ shí chá

    中医常用成药。用苍术、藿香、苏叶、神曲、麦芽、红茶等制成,主治感冒、食积等症。[查看详情]

  • 午时

    wǔ shí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查看详情]

  • 衙日

    yá rì

    ①.衙参之日。②.唐宋时节堂祭奠的日期。[查看详情]

  • 如日中天

    rú rì zhōng tiān

    好像太阳正当中午,炽热光明。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地步。也作「如日方中」。[查看详情]

  • 緑毛

    lǜ máo

    ①.绿色羽毛。②.指黑色头发。③.指仙人身上的绿色毛发。相传汉刘根得道后,体生绿毛。④.喻指绿色的针叶。[查看详情]

  • 午初

    wǔ chū

    午时初刻。[查看详情]

  • 长命缕

    cháng mìng lǚ

    端午节时,系在儿童手臂、手腕,悬在儿童胸前或臂上,挂在蚊帐、摇篮等处用以消灾祈福的五采丝线或绒线。民间以为青、红、白、黑四色象征东、南、西、北四方,黄色象征中央,于端午节系此五采丝线,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长寿健康。[查看详情]

  • 波斯邸

    bō sī dǐ

    ①.亦作“波斯店”。亦作“波斯馆”。②.隋唐时期波斯等地商人开设于长安西市,供外来进贡的人进行珠宝古董交易的处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