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ng

拼音
dì lóng
注音
ㄉㄧˋ ㄌㄨㄥˊ
繁体
地龍

地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龙dì lóng

  1. 地上的龙。

  2. 蚯蚓。

引证解释

  1. 地上的龙。

    《南史·王僧辩传》:“三月庚寅有两龙自城西江中腾跃升天……父老咸聚而悲窃相谓曰:‘地龙已去,国其亡乎。’”明•吴昜 《定襄侯郭忠武公登》诗:“撇烈天网翻槎枒地龙绕。”
    清•毛祥麟 《三略汇编·小刀会纪略》:“火轮船抵 浦夜必放水,其声如雷鸣……或曰是谓地龙叫主不祥,宜礼送之。”

  2. 蚯蚓。

    明•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气候集解》:“蚯蚓即地龙也。”

国语辞典

地龙dì lóng

  1. 蚯蚓的别名。参见「蚯蚓」条。

网络解释

地龙 (中药材)

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主含多种氨基酸。由于生品腥味太重故入药一般需经炒制。陶弘景谓:“若服干蚓须熬作屑”。传统用地龙,制法很多,主要有药制、醋制、熬制、酒制、油制、蛤粉炒制、盐制等法使其质地松泡酥脆、去毒性、矫正臭味及便于煎制服用。

地龙的字义分解

  •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慢慢地走。

  •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 恐龙。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 龙颜。龙体。龙袍。 4. 姓。

地龙造句

1、以“新工房”来称呼水泥预制件制造的单元房,是上海独有的。大约来源于早期专为工人建造的简陋住房。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为身居滚地龙的工人盖起了大片的工房,是显著的政绩之一,著名的有蕃瓜弄、曹阳新村,少先队员经常在工地上度过队日。王安忆

2、落霞山西北数万里之遥的西凉国境内,某处荒岭中,震天巨响不绝,大地震动无数的山石崩塌,犹如地龙翻身。

3、曲勇并步直立,开步按掌,从右盘腿龙形,左盘腿龙形,右纵跳龙形,伏地龙形最后三体势收回,感受一番,“呵呵,从这一刻开始,才算是真正的追风赶月不放松。

4、梦圆顿报地龙跃,笑傲中原唱大风。

5、要吃本地龙虾,就要去老广州名闻遐迩的海鲜胜地——漱珠桥畔。

6、同蛇头、地龙头一起烧成灰后用酒服下,治小肠痈。

7、周凤琴介绍,不仅常用药材价格上涨,一些动物药材如金钱白花蛇、全蝎、地龙等价格甚至要超过原来的两倍。

8、这长影消失的太快,透过昏暗的火光,玉麒麟并没有看清楚那是什么东西,但是,这一幕却不禁让他想起了十年前,自己在幽谷寒潭中发现的地龙和玄武兽。

9、最后小旗顿落,地上沙石碎骨尽皆乍起,雷霆自地下而起,破土腾空势如地龙翻身,电光化作雷蟒摇头摆尾扑扫向那三十二枚鬼面火球。

10、忠哥,不知道我那个滚地龙能不能奏效,要是能奏效,准保给小鬼子改改屎路。

地龙的相关词语

【地龙】的常见问题

  1. 地龙的拼音是什么?地龙怎么读?

    答:地龙的拼音是:dì lóng
    点击 图标播放地龙的发音。

  2. 地龙是什么意思?

    答:地龙的意思是:蚯蚓的别名。参见「蚯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