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 hàn

拼音
dōng hàn
注音
ㄉㄨㄥ ㄏㄢˋ
词性
名词
繁体
東漢

东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汉dōng hàn

  1.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引证解释

  1. 朝代名。自 汉•光武帝 刘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汉•献帝 刘协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 洛阳在 汉•旧都 长安 (今 陕西 西安市 )之东故称 东汉,也称 后汉。

国语辞典

东汉dōng hàn

  1. 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网络解释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裔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又起董卓之乱,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东汉的字义分解

  • 东 [ dōng ]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 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 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3. 请客出钱的人。 作东。 4. 姓。

  • 汉 [ hàn ]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 2. 天河。 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3. 成年男人。 汉子。老汉。 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5. 汉语的简称。 英汉辞典。 6. 中国朝代名。 (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 7. 姓。

东汉造句

1、东汉末朝,朝政腐败,皇帝耽于淫乐,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2、东汉末年,政治昏暗,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战乱频繁,终于迫使人民于水火中揭竿而起,引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

3、蔡邕是东汉后期的文坛巨匠。他对于骈俪化的追求和探索,对六朝时的骈文创作有直接的启发意义。

4、东汉著名学者荀悦深受儒家经学濡染,同时也多得道家思想之沾溉。

5、东汉时已有和尚、道士来此结庐营造,历代扩建增修.

6、东汉末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盗贼蜂起。

7、东汉设都水官,安丰塘遗址出土的一柄铁椎上有。

8、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并在战术方面也有诸多建树。

9、五色圆坛内封玉册,这与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白虎通义》所述相近,曾记载有: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

10、其父张奂文武双全又屡立战功,曾任东汉中央政府三公九卿之一的大司农,可谓官爵显赫。

东汉的相关词语

【东汉】的常见问题

  1. 东汉的拼音是什么?东汉怎么读?

    答:东汉的拼音是:dōng hàn
    点击 图标播放东汉的发音。

  2. 东汉是什么意思?

    答:东汉的意思是: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