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r láng

拼音
ér láng
注音
ㄦˊ ㄌㄤˊ
繁体
兒郎

儿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儿郎ér láng

  1. 青年小伙子。

    youth;

  2. 儿子。

    儿郎

    son;

  3. 对士兵的称呼。

    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欧阳予倩《木兰从军》

    soldier;

引证解释

  1. 青年,小伙子。

    南朝•陈 徐陵 《乌栖曲》之一:“风流 荀令 好儿郎偏能傅粉復熏香。”
    唐•蒋防 《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宋•范成大 《夔州竹枝歌》之四:“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釵。”
    清•吴伟业 《戏赠》诗之五:“玉釵仍整未销黄,笑看儿郎语太狂。”

  2. 对士兵的称呼。

    唐•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忝与儿郎为主不能守城池忍遣儿郎颈犯白刃,吾不为也。”
    宋•陆游 《凉州行》:“勑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
    元•无名氏 《马陵道》第四折:“管杀的他众儿郎不能相借。”
    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八场:“城内兵马要点验守城的儿郎听我言。”

  3. 儿子。

    唐•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中国歌谣资料·河南民歌·卖儿郎:“卖儿郎儿郎儿郎饥饿背后嚷爹娘泪水肚里藏。”

国语辞典

儿郎ér láng

  1. 儿子。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
    唐·元稹〈莺莺〉诗:「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儿郎"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e8690cb6e>小儿郎。」

  2. 青年男子。

    南朝陈·徐陵〈乌栖曲〉二首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薰香。」
    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3. 古人对士卒的称呼。

    《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东下幕下遣儿郎惯甲披衣,南北槽头催战马盘缰坠蹬。」
    《水浒传·第五五回》:「惯战儿郎个个英雄如子路。」

网络解释

儿郎

儿郎》,

男儿、男子等意思旧时也称士兵或喽罗。

儿郎的字义分解

  • 儿 [ ér ] 1. 小孩子。 婴儿。儿戏。 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 男儿。儿女情。 3. 儿子,男孩子。 儿子。生儿育女。 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 5. 助詞。 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 郎 [ láng ] 1.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大郎。郎才女貌。 2. 对某种人的称呼。 货郎。女郎。 3. 旧时妻称夫或情人。 郎君。 4. 封建时代的官名。 郎中(①古官名;②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5. 姓。 郎 [ làng ] 1. 〔屎壳~〕“蜣螂”的俗称。

儿郎造句

1、处暑即将临,短信传温馨:天气转凉防感冒,昼日温差实难挡,闻色老婆别着凉,打个喷嚏赶紧忙,关心老婆好儿郎,祝你们美满、幸福度处暑。

2、像一阵微风泛起的涟漪,像一丝愁绪勾起的回忆,像一缕尘埃扬起的迷离,像一场春雨唤起的生机,我们就在这懵懂迷离又稍带羞涩的回忆里生长,从幼小的希望,长成保家卫国的儿郎,国际。

3、热血儿郎,紧握钢枪,巡逻边防,无惧风霜。青春年华,战旗飞扬,海陆空天,护佑安康。八一祝福,豪情翱翔,钢铁长城,永创辉煌!

4、相聚圆了心愿,过年醉了心田。携带奋进给需,挺进需要地方。阔别美丽故乡,建设中华家园。装备充足能量,释放最大功耗。祝你:新年抖擞宏图展,挥洒汗水换新颜。热血儿郎不畏难,青。

5、哈哈哈,少年儿郎,能有如此志气凌云的傲骨,当得起好男儿之身!不知道小友家中还有何人?

6、阿诺前腿搭在后退上晃荡,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难道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要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7、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美军都是“少爷兵”,完全靠装备好,吊儿郎当,好逸恶劳。

8、与其平时吊儿郎当,一幅纨绔的模样形成对比,现在异常凌厉,火焰在墨雨身上游走,气贯长虹,大战乌光人影。

9、此生为男儿郎,为国,保境息民、金戈铁甲;为家,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10、侠义儿郎,火厅走索,万仞险绝不辞苦;弱质素女,香魂若断,酣卧未知时日过。

儿郎的相关词语

【儿郎】的常见问题

  1. 儿郎的拼音是什么?儿郎怎么读?

    答:儿郎的拼音是:ér láng
    点击 图标播放儿郎的发音。

  2. 儿郎是什么意思?

    答:儿郎的意思是:①.儿子。②.青年男子。③.古人对士卒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