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讨
- 拼音
- shēng tăo
- 注音
- ㄕㄥ ㄊㄠˇ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聲討
- 反义词
- 追捧
声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声讨
公开谴责用语言文字讨伐。
例声讨敌人罪行。
英denounce; condemn;
引证解释
谴责罪行加以讨伐。
引《清史稿·安和亲王岳乐传》:“以 三桂 悖逆反覆将募兵声讨, 三桂 死,乃止。”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一节:“次年三月北府兵将领 刘裕、刘毅、何无忌 等从 京口、广陵 起兵声讨 桓玄。”指公开谴责(敌人的罪行)。
引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朱元璋 竟然站在他所反对的 元•朝政府立场声讨敌人了由此也可以看出 朱元璋 这一方面实在举不出 张士诚 什么罪状。”
国语辞典
声讨
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
例如:「声讨叛逆」。
网络解释
声讨
声讨:名词
声讨:中国教育行业首档互联网评论节目
声讨 (名词)
声讨汉语词汇,出自《明督抚年表》,释义为谴责罪行,加以讨伐。
声讨的字义分解
-
声
声 [ shēng ]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如 声音。声带。 2. 消息,音讯。 如 声息。不通声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如 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 名誉。 如 名声。 5. 音乐歌舞。 如 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
讨
讨 [ tǎo ] 1. 查究,处治。 如 检讨。 2. 征伐,发动攻击。 如 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3. 研究,推求。 如 研讨。探讨。 4. 索取。 如 讨还(huán)。 5. 求,请求。 如 讨教(jiào )。讨饶。 6. 惹。 如 讨厌。讨人喜欢。 7. 娶。 如 讨老婆。
声讨造句
1、到了“柔婷”骗局见报后,热线电话就几乎淹没在声讨“柔婷”的口水中,记录本都用去了厚厚一沓。
2、2005年,一个蒙冤11载的佘祥林的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展开了对死刑错案的严厉声讨。
3、他要不参拜,我们就松一口气;他要参拜了,我们就怒火万丈,声讨不绝。
4、国人虽然怕事,但有个规矩是只要有人打头,正义感便开始泛滥,于是派出所里开始响起一大片叽叽喳喳的声讨之声,当然,群雌粥粥尔。
5、随着一组组照片的曝光,舆论又开始指向南国这个战争的挑起者,抵制南货的声讨在各国响起,但也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
6、袁世凯在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沐猴而冠,妄想登基做皇帝,结果在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遗臭万年。
7、待王莲英的尸体被发现后,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声讨凶手,上海地方检察厅与租界巡捕房也都发布通缉令,要求捉拿阎瑞生。
8、鉴于陈公博卖国投敌,成了民族败类,在全国人民声讨的怒潮中,国民党中央在五届八中全会上,再次把陈公博开除出党。
9、他不忍见*弯生灵涂炭,更不希望其它国家可以藉词声讨中国大陆,使我中国等待二百年的崛起机会丧失。
10、实施声讨陈冠希,在蔡依琳、何洁的歌迷会放蛇,爆杨丞琳吧。
声讨的相关词语
【声讨】的常见问题
-
声讨的拼音是什么?声讨怎么读?
答:声讨的拼音是:shēng tăo
点击 图标播放声讨的发音。 -
声讨是什么意思?
答:声讨的意思是:声明罪状而加以讨伐。
-
声讨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声讨的反义词是: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