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蜇
- 拼音
- hăi zhé
- 注音
- ㄏㄞˇ ㄓㄜˊ
- 词性
- 名词
海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海蜇
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半球状可作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灰红色,叫海蜇头。
英jellyfish;
引证解释
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国语辞典
海蜇
动物名。腔肠动物水母类。形如伞盖平滑黏软,有腕八枚下垂。其薄皮经人工脱水处理后可食用。
网络解释
海蜇 (水生无脊椎动物)
海蜇(seajelly,or jellyfish, nettlefish)hǎi zhé ㄏㄞˇ ㄓㄜˊ(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 。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约一米五,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海蜇俗称为水母、石镜、蜡、樗、蒲鱼、水母鲜和海(虫宅zha)等。海蜇属钵水母纲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腔肠动物。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通常青蓝色,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中国南北各海中。尤其是浙江沿海最多。可供食用并可入药。
海蜇(Rhopilema)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科,海蜇属的统称。营海洋漂浮生活。成体伞部隆起呈半球状体伞表面光滑、中胶层厚。伞径300~600毫米最长可达1米。伞缘有八个缺刻,各有14~22个舌状缘瓣。无伞缘触手。口腕八条,三翼型。每条口腕约有150~180条丝状物和30~40条棒状物。大型的口消失依靠缘瓣上的小型吸口吸食小型动植物。内伞有发达的环肌。中国沿海广泛分布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最多。每年8~9月成群出没海面。可人工培育并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资源量。可供食用,并可入药。伞部俗称“蜇皮”,口腕部俗称“蜇头”。
海蜇的字义分解
-
海
海 [ hǎi ] 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如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2. 用于湖泊名称。 如 青海。中南海。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如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如 人山人海。火海。 5. 漫无目标地。 如 海骂。海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如 海棠。 7. 特指中国上海。 如 海派。 8. 姓。
-
蜇
蜇 [ zhé ] 1. 〔海~〕海里生的一种腔肠动物,形状像张开的伞,可供食用。简称“蜇”,如“~头”,“~皮”。
海蜇造句
1、海蜇从来不需互相交谈,从来不约会,从来不组织社会,没有政府。多么美丽高贵,自由自在。
2、海蜇的蛰刺实际上来自海蜇体上微小的刺丝囊刺细胞.
3、我又觉得自己像一只钉在木板上的海蜇,但我最明显的感觉是饿.
4、文章指出,这种海蜇帆张网的推广、使用必须强化管理,以确保伏休制度得到贯彻。
5、海蜇的繁殖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
6、中国常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都有一定毒性。
7、桃花鱼属海蜇类腔肠动物,学名桃花水母。
8、比如“合味蛰头”,是把本地的大白菜和海蜇头炒在一起的。
9、还有带鱼、海带、海蜇、海参、蚶子、蛤蜊等海产品,也不利于防治,也应少吃或不吃。
10、一些新品,如南美、也门的白对虾,东海的鲳鱼、目鱼、野生的大黄鱼,山东的海蜒,还有印尼和缅甸的海蜇头等,都是快运过来的。
海蜇的相关词语
【海蜇】的常见问题
-
海蜇的拼音是什么?海蜇怎么读?
答:海蜇的拼音是:hăi zhé
点击 图标播放海蜇的发音。 -
海蜇是什么意思?
答:海蜇的意思是:动物名。腔肠动物水母类。形如伞盖,平滑黏软,有腕八枚下垂。其薄皮经人工脱水处理后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