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半
- 拼音
- yuè bàn
- 注音
- ㄩㄝˋ ㄅㄢˋ
- 词性
- 名词
月半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月半
每月的第十五日。
英the 15th day of a month;
引证解释
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引《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晋书·温峤传》:“嶠 重与 侃 书曰:‘僕谓军有进而无退宜增而不可减。近已移檄远近言於盟府,剋后月半大举。’”《书·胤征》“先时者杀无赦” 唐•孔颖达 疏:“当月之中日月相望故以月半为望,望去晦朔皆不满十五日也。”
《金瓶梅词话》第五四回:“那 韩金釧 吃素再不用荤,只吃小菜 伯爵 道:‘今日又不是初一月半乔作衙甚的?’”清•顾炎武 《日知录·月半》:“今人谓十五为月半。”借指“十五”。
引宋•辛弃疾 《蝶恋花·席上赠杨济翁侍儿》词:“小小年华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月亮之半。指弦月半圆之月。
引《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
清•顾炎武 《日知录·月半》:“然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所谓月半者,弦也。 《礼》经之所谓月半者,望也。弦曰半以月体而言之,望曰半以日数而言之也。”
国语辞典
月半
阴历每月十五日。
引《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金瓶梅·第五四回》:「今日又不是初一月半乔作衙甚的?」月的上、下弦。
引汉·刘熙《释名·释天》:「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二·月半》:「然亦有以上下弦为月半者。」
网络解释
月半 (粤北风俗)
月半 yuèbàn
[the 15th day of a month] 每月的第十五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月半”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
但是有的地方民俗是不一样的 比如鄂西地区的月半是农历七月十二。
时间:七月初一至十二这边叫“过月半”,过节的意思
活动特色:湖北恩施、宜都、长阳、五峰、秭归等土家族地区的人很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本来是农历七月十二为月半节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姑娘这在时间上就有“婆家过月半走不脱,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订七月初一至十二,均为过月半。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亲长名字焚于户外,并杨声呼名哀悼以示敬送银钱。民国时期 地方士绅还于月半节作盂兰盆会,流放莲灯于清江并以香、 烛遍插小径,谓之路烛,化钱于野外施给孤魂游鬼。建国后此类迷信活动逐渐消失但农村群众依然重视过月半届时接回出嫁姑娘团聚一日,已相沿成习。
湖北孝感地区月半也是元宵节的一种说法“月半”即正月的一半。
月半的字义分解
-
月
月 [ yuè ]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
半
半 [ bàn ] 1. 二分之一。 如 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 2. 不完全的。 如 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 3. 在中间。 如 半空。半路上。半夜。 4. 喻很少。 如 一星半点。
月半造句
1、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
2、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又称“盂兰盆节”、“鬼节”。
3、她也怀上了8个月半的身孕。我们带她进入了起居室并让她坐下。她看上去一脸病容并且筋疲力尽。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5、乐山馆的青石地板上还嵌有古代名人诗句,最著名的是唐代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6、在你心里,这深深的伤痕,不是一言两语,一月半载就能扶平的。
7、可惜,西南半岛不是印月半岛,接防的岭南军虽然慑于风雨的强大,履行着战争投资的回报,但是却无法抵御敌人突如其来的攻击。
8、田秀花惊乍之余,才知道是自己不该在七月半的夜晚主动勾引刘德奎,害了情深义重的德奎哥。
9、因佛教文化的融入和盛行,盂兰盆会与“七月半”的尝新祭祖习俗合并,并开始确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节日系统中地位。
10、七月半的鬼魂啊…蝶与自问仰不愧天,俯不愧地,而且生平不曾害过任何一个人,鬼魂啊鬼魂,您要找千万别找我,去找别人吧…阿弥陀佛….
月半的相关词语
【月半】的常见问题
-
月半的拼音是什么?月半怎么读?
答:月半的拼音是:yuè bàn
点击 图标播放月半的发音。 -
月半是什么意思?
答:月半的意思是:①.阴历每月十五日。②.月的上、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