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伏
- 拼音
- chū fú
- 注音
- ㄔㄨ ㄈㄨˊ
初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初伏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
英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hot season;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
英the first day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引证解释
即头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参见“三伏”。
引《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以狗御蛊。”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六月伏日初也。 周 时无至此乃有之。”
晋•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初伏啟新节,隆暑方赫羲。”
唐•萧颖士 《游马耳山》诗:“我来疑初伏,幽路无炎精。”
国语辞典
初伏
夏季最热的前十天。参见「三伏」条。
引《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网络解释
初伏
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初伏的字义分解
-
初
初 [ chū ] 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 如 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初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 如 初衷。和好如初。 3. 姓。
-
伏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初伏造句
1、时至盛夏进初伏,来条短信寄祝福,天气虽热烦忧无,气温虽高乐无数,满面汗流虽如注,满心欢笑赴坦途,清凉永随暑不酷,三伏之天开心度。祝:初伏快乐!
2、初伏到,真热闹,起早饺子、中伏面,末伏烙饼炒鸡蛋,吃下幸福和美满,时刻心情快乐赞,甜甜蜜蜜永常伴,祝福牢记在心间,幸福生活到永远!初伏到了,也要记得防暑哦!
3、初伏时节阳光烈,幸福晒晒福来到。晒晒你的“龙袍”,好运没跑;晒晒你的心情,快乐围绕;晒晒你的照片,青春不老;晒晒咱俩的友情,联系莫少。
4、落星初伏火,高温无从躲,祝福来捕捉,愿你幸福多。初伏天气匆匆到,脾气容易急躁,身体健康要保持好。积极心态很重要,愿你一生幸福乐逍遥。
5、把身体在烈日下暴晒,任汗水默默流下,悄悄蒸发,直到心灵的阴霾完全透明,像纯洁的水晶。喜欢口渴的感觉,享受浑身的烦躁,初伏,开始我的炼狱人生!
6、由于在这节气里正值初伏(今年的初伏是7月10日),一般入伏后,会有暴雨形成洪水,又称为“伏汛”。
7、好的!啊,这是狗牌初伏,狗牌中伏,狗牌末伏。
8、秋季阳气初伏,万物收成,有宿疾者,每多复发,且秋风落叶,动多伤感,养老之道则须多方劝说,役其心神,可忘忧思。
9、自春秋至今又千五百岁,《麟德历》以霜降后五日,日在氐八度,房、心初伏,定增二日,以月蚀冲校之,犹差三度。
10、可是这节气正值初伏前后,而一般在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又称为“伏汛”。
初伏的相关词语
【初伏】的常见问题
-
初伏的拼音是什么?初伏怎么读?
答:初伏的拼音是:chū fú
点击 图标播放初伏的发音。 -
初伏是什么意思?
答:初伏的意思是:夏季最热的前十天。参见「三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