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 子
- 拼音
- shéng zǐ
- 注音
- ㄕㄥˊ ㄗˇ
- 词性
- 名词
- 繁体
- 繩子
- 近义词
- 绳索
绳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绳子
见“绳”
英equivalent to “绳”;
引证解释
由两股以上的棉、麻、棕等纤维或金属丝绞合而成的条状物。
引《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当下不由分説叫两个夯汉把 牛浦 衣裳剥尽了帽子鞋袜都不留,拿绳子捆起了,臭打一顿。”
国语辞典
绳子
绳索。用两股以上纤维物所拧成的长条状物可供捆绑。也作「绳儿」。
引《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主人走进去拿出一个红布口袋盛著几块土,红头绳子拴著。」
《红楼梦·第五七回》:「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近绳索
网络解释
绳子 (汉语词语)
绳子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溯到数万年前。在人类开始有最简单的工具的时候他们便会用草或细小的树枝绞合搓捻成绳子了。人们用它捆野兽、缚牢茅草屋、做腰带系住草裙……再后出现了“结绳记事”,用绳子结出大小的疙瘩记录事件。那是文字诞生前人们的记事方法。
绳子的字义分解
-
绳
绳 [ shéng ] 1.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 如 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2.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 如 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3. 继续。 如 “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4. 赞誉。 如 “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5. 姓。
-
子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绳子造句
1、第一个闪亮登场的是黄依冰,围观的人都不言语,只听哨声一落,所有的选手都跳了起来。黄依冰的手飞快地摇着绳子,脚也不停地跳着。
2、那个人皮肤雪白,以致脖子上的血脉清清楚楚地显现出来,像一根根的青绳子。
3、跳绳,刚入学时我几乎一个也不会跳,拽着绳子手足无措,体育课上被分在了末组。
4、因此,世人最普通不过的动作,宛如坐在桌旁把墨水瓶拉向自己,就可能搅出千百种古怪与支离破碎的联想,时明时暗,仿佛大风天,一个十四口之家的内衣,晾在一根绳子上,它们上下摆动,飞荡,飘扬。
5、我用斧头把绳子砍断给自己松绑.
6、那间阴暗破旧的小房子只是用一条塑料绳子草草地系着,里面仍是空荡荡的。
7、接着他们用绳子五花大绑,把节振德捆得像个粽子似的,又是一顿拳打脚踢。节振德的嘴里鼻孔里鲜血直冒。
8、迹象表明她显然是用医疗绷带制成的绳子自缢而亡。
9、我们使劲地拉以至把绳子拉断了.
10、而那个狼崽也突然像发了疯似的,浑身猛烈地颤动起来,在这个人类一不留神的情况下,就一下子就拽着绳子挣脱了人类的手掌,他顺着河水流动的方向,在崖壁上跑起来。屈远志
绳子的相关词语
【绳子】的常见问题
-
绳子的拼音是什么?绳子怎么读?
答:绳子的拼音是:shé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绳子的发音。 -
绳子是什么意思?
答:绳子的意思是:绳索。用两股以上纤维物所拧成的长条状物,可供捆绑。也作「绳儿」。
-
绳子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绳子的近义词是: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