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 让
- 拼音
- gē ràng
- 注音
- ㄍㄜ ㄖㄤˋ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割讓
- 反义词
- 收复 霸占
割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割让
反抗侵略战争失败被迫把一部分领土让给外国。
例割让领土。
英cede;
引证解释
谓因战败或受威胁被迫把部分领土让给他国。
引《清史稿·兵志九》:“光绪 十三年开 臺湾 为省治,设巡抚以下各官为 中国 海南右臂。及 中 日 之战割让於 日本,而疆事益不可问云。”
国语辞典
割让
划分一部分让给别人多指土地而言。
例如:「甲午战败满清政府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网络解释
割让
割让,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其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割让一般分为自愿割让和强制性割让。
割让的字义分解
-
割
割 [ gē ] 1.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 如 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2. 灾害。 如 天降割于我家。
-
让
让 [ ràng ]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 如 让步。让位。谦让。 2. 请。 如 让茶。 3. 许,使。 如 不让他来。 4. 任凭。 如 让他闹去。 5. 被。 如 让雨淋了。 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 如 出让。转(zhuǎn )让。 7. 闪避。 如 让开。当仁不让。 8. 责备,谴责。 如 “二世使人让章邯”。 9. 古同“攘”,侵夺。
割让造句
1、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割让给美国。
2、如果您同意了割让土地给秦国的建议,那不和负薪救火的原理一样了吗?
3、“甲午战败*弯割让,蚶江海防官署随之关闭,后清廷海防弛废,蚶江分汛防区日蹙,至清末亦废。
4、丞相李纲,河北、河东路制置使种师道对于皇上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地颇为不满,指出皇上听信谗言,听不进逆耳忠言。
5、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就是在这里签定的,它不但导致捷克斯洛伐克被割让给了德国,而且还导致英国首相张伯伦被戴上了绥靖主义的帽子。
6、同一时期,他受予了亚马逊族原住民所居住的6,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可割让的头衔,使这些土地无法以西方形式的所有权头衔做买卖。
7、当割让*弯的消息传来,*弯人民奔走相告,义愤填膺。
8、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的若干年,在流浪异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英雄的传奇人物。
9、十四年前,赵国乘胡服骑射之威,北侵燕国,国力衰微的燕国做了三次顺应民意的抵抗后,不得不割让南部十六城与赵国,方才止住兵戈。
10、多少年来,止水国积弱无能,苟安一隅,为了保全性命,屡次牺牲国家利益,向诸国求助,甚至不惜割让领土,纳贡献赋。
割让的相关词语
【割让】的常见问题
-
割让的拼音是什么?割让怎么读?
答:割让的拼音是:gē ràng
点击 图标播放割让的发音。 -
割让是什么意思?
答:割让的意思是:划分一部分让给别人,多指土地而言。
-
割让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割让的反义词是:收复 霸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