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铳
- 拼音
- huǒ chòng
- 注音
- ㄏㄨㄛˇ ㄔㄨㄥˋ
- 繁体
- 火銃
火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火铳
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英blunderbuss;
引证解释
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
引《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可即於 金齿、楚雄、品甸 及 澜沧江 中道葺垒深池,以固营栅多置火銃为守备。寇来勿轻与战。”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遣人四出各假弓矢火銃,又诣邑借巨砲二。”
网络解释
火铳
火铳,有时又称“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属于火门枪。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热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对后来的战争形式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开展了新的篇章。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明朝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火铳的字义分解
-
火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如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 紧急。 如 火速。十万火急。 3. 指枪炮弹药等。 如 火药。火炮。 4. 发怒,怒气。 如 火暴。火性。 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如 肝火。毒火攻心。 6. 形容红色的。 如 火红。火腿。 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 姓。
-
铳
铳 [ chòng ] 1. 旧时指枪一类的火器。 如 火铳。鸟铳。 2. 同“冲2”。
火铳造句
1、此处风土高燥,若暗埋地雷、火铳,破敌必矣。
2、以此看来,只须五六火铳胸甲骑兵游弋无定河,混天王千数饥民偏师必不敢继续北来。
3、他的羊被火铳伤到肺;他的鸡被下毒;他的狗被捕兽夹活生生夹断一条腿。
4、除了“洞洞鞋”,还出土了矛、刀、剑、火铳、震天雷、铁头盔、手铐、脚镣等。
5、走东屯串西屯,联系了三十多个人,利用手中的六把火铳拉起了杆子,山头号叫“过江蛇”。
6、董将军,闯王有令,命火炮再前进一百步,火铳手前进两百步,不得违误。
7、他们心毒手辣,为所欲为,经常成群结队,携带火铳屠刀或枪枝弹药,身着盔甲,招摇过市。
8、闲来无事,2013年9月开始,刘华强想着操起祖传的火铳手艺。
9、鲁典史眼睛一亮,这厮闹了半天是在献宝,如果真的解决了炸膛问题,这些火铳便可以拿出来抵御鞑子了。
10、16、李定国做为先锋奔袭剑阁、梓潼,佯攻绵州,沿路劫掠骡马和工匠、医生;梓潼得到毕懋康的助手张延锦和发明连珠火铳的戴梓的父亲戴苍。
火铳的相关词语
【火铳】的常见问题
-
火铳的拼音是什么?火铳怎么读?
答:火铳的拼音是:huǒ chòng
点击 图标播放火铳的发音。 -
火铳是什么意思?
答:火铳的意思是:一种用火药引燃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