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 死
- 拼音
- găn sǐ
- 注音
- ㄍㄢˇ ㄙˇ
敢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敢死
勇敢不怕死;决死。
指敢死士" class=primary href=/search/mid_4/ci-172fa16211>敢死士。
引证解释
勇敢不怕死;决死。
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 ﹞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宋•龚鼎臣 《东原录》:“狄青 善用不满千人之法盖择鋭敢死者而已。”
《明史·阉党传·卢承钦》:“丁元荐、沉正宗、李朴、贺焯 谓之敢死军人。”指敢死士。
引《后汉书·耿纯传》:“﹝ 耿纯 ﹞选敢死二千人俱持彊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绕出贼后。”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世祖 ﹞乘胜以敢死三千人径衝 寻邑 兵。”
宋•岳珂 《桯史·二将失律》:“虏守实欲迎降忠义敢死已肉薄而登矣。”
国语辞典
敢死
勇敢而不怕死。
引《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网络解释
敢死
敢死,读音gǎn sǐ,汉语词汇,解释为勇敢不怕死。
敢死的字义分解
-
敢
敢 [ gǎn ] 1. 有勇气,有胆量。 如 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 2.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 如 敢问。敢请。敢烦。 3. 方言,莫非。 如 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
-
死
死 [ sǐ ]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如 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2. 不顾生命。 如 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3. 固执,坚持到底。 如 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4. 无知觉。 如 睡得死。 5. 不活动,不灵活。 如 死结。死理。死板。 6. 不通达。 如 死胡同。死路一条。 7. 过时,失去作用。 如 死文字。 8. 极,甚。 如 乐死人。
敢死造句
1、莲绛,你若敢死,我就敢忘!把你忘得一干二净,黄泉碧落,永生不见!女巫的猫
2、2001年,因为她宣称自己与“加利西亚敢死队”有关联而被捕,据称这支队伍曾经计划袭击西班牙的西北部地区。
3、我是个医生,不是敢死队员。
4、操场里有许多树,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黄桷树了。一棵棵黄桷树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它们不惧寒冬,个个枝繁叶茂;它们非常坚强,像敢死队的成员胜利归来一样。那茂密的枝叶挡住了阳光,阳光只得找个空子钻进去。
5、它塑造了二战时期五个性格各异、身怀绝技的盟军敢死队员,一时间制造了万人空巷。
6、14日救援部队还未赶到,早上8时,由龙门寺住持释宏永、宝山集团董事长贾卿等组成的12人救援敢死队进沟救人。
7、这顶天梁(又称炮头,是绺子里前敌指挥官兼敢死队长)叫刘达子,也是二当家的,这小子“管直”。
8、后来敢死队归来说,趁日军熟睡,一冲敌营,日军士兵就乱作一团,哇哇大叫,很容易找到目标追杀。
9、臣等奉陛下旨,累日无策,无有功益,惶恐终日,自知当死,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不成皇命,臣不敢死,臣誓保陛下千秋万载,长生不灭。
10、担任敢死队队长的陈明仁一个箭步扑在刘团长身上,悲愤交加,痛心疾首地呼唤:“团长,我要为你报仇!”。
敢死的相关词语
【敢死】的常见问题
-
敢死的拼音是什么?敢死怎么读?
答:敢死的拼音是:găn sǐ
点击 图标播放敢死的发音。 -
敢死是什么意思?
答:敢死的意思是:勇敢而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