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蚀
- 拼音
- fēng shí
- 注音
- ㄈㄥ ㄕˊ
- 词性
- 动词
- 繁体
- 風蝕
风蚀的意思
词语解释
风蚀
地壳物质被天然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溶解作用、磨蚀作用和搬运作用)所破坏并被带走的地质作用;特指地面被破坏同时物质颗粒(如土壤)被流水、冰川或风所带走。
英wind erosion;
引证解释
地表(如岩石等)被风力逐渐破坏。这种现象在沙漠地区特别显著。
引《文汇报》1992.4.12:“‘雅丹’即风蚀地貌是 罗布 洼地的一大自然景观。”
国语辞典
风蚀
地表被风力逐渐破坏,在沙漠地区特别显著。
网络解释
风蚀
风蚀,即风的侵蚀作用指在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磨蚀并被带走的过程。干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对稳定的风力是发生严重风蚀的主要条件。
风蚀的主要形态为吹扬、跳跃、滚动、磨蚀和擦蚀。全球遭受风蚀危害的地区分布范围非常广囊括了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和9亿多人口。全球风蚀沙化造成的土壤风蚀面积达360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综合并且仍在不断扩展。风蚀也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质量退化和沙漠化的主要过程之一。
风蚀的字义分解
-
风
风 [ fēng ] 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 如 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 如 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 如 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 如 风传(chuán )(传闻)。闻风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 如 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 指民歌、歌谣。 如 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 如 风瘫。风湿。 8. 姓。 风 [ fěng ] 1. 古同“讽”,讽刺。
-
蚀
蚀 [ shí ] 1. 损伤,亏缺。 如 侵蚀。腐蚀。蠹蚀。蚀本。 2. 同“食”。
风蚀造句
1、土壤含水率和地表残茬覆盖共同影响着土壤的风蚀量。
2、促进土层以及草原植被的形成与恢复是风蚀坑控制的根本途径。
3、要知道,这个世界非常古老,不期而遇是一种永恒,你没有看到我痴情的守望被风蚀成望夫的故事么?
4、变迁所赋予的奇特地形,由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凸地貌组合。
5、在巴丹吉林沙漠内,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
6、在终年不断的狂风劲吹下,格罗夫山核心区哈丁山南岭的山脊一带形成了大量形状奇特的风棱石,千姿百态,宛如人工雕刻,是自然界罕见的典型风蚀地貌。
7、这一本手工书,为体现经年风蚀的残缺美,内页在纸张做旧的效果上采用宣纸撕毛边再裱糊到内页的手工做法,费时费事。
8、天山西舵,位于冰川环绕之中,只有一条冰谷通往山外草原,冰谷之中,千年寒冰不化,风蚀雪化,奇型异状,甚为壮观的天山冰景。
9、崔木土等区域,分布有零星的裸果木、红砂、柽柳、白刺及合头黎等灌木树种,覆盖度在10%左右,人烟稀少,多为未利用的流动沙地、戈壁滩和风蚀残丘。
10、位于尖扎县西北部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为拉脊山支脉,由山地、风蚀残丘、山间小盆地相间组成,地层构成以红色砂砾岩为主。
风蚀的相关词语
【风蚀】的常见问题
-
风蚀的拼音是什么?风蚀怎么读?
答:风蚀的拼音是:fēng shí
点击 图标播放风蚀的发音。 -
风蚀是什么意思?
答:风蚀的意思是:地表被风力逐渐破坏,在沙漠地区特别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