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患子

无患子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无患子
拼音拼读
wú huàn zǐ
药材别名
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油珠子、菩提子
英文名称
soapberry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来自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种子。
动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10~25厘米,树皮黄褐色,小枝密生多数皮孔。双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20~45厘米,小叶8~16片,互生或近对生,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而偏斜,全缘;具短柄。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密被黄褐色茸毛;花小,杂性,黄绿色;萼片5枚,两侧密生软毛,雄花有雄蕊8,有退化子房;两性花雄蕊小,不外露,子房卵形,柱头3裂。核果球形,有棱,果皮黄色或棕黄色,肉质。种子球形,黑色而硬。花期6~7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生于土壤疏松而稍湿润的山坡疏林丛中或村旁较肥沃的向阳地。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采摘成熟果实,剥去果肉,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性状
呈球形,直径约14毫米。外表黑色,光滑。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茸毛。种皮骨质,坚硬。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胚粗壮稍弯曲。
性味归经
性凉,味苦、微辛。有小毒。归心经、肺经。
功效作用
清肺祛痰、利咽、行气、杀虫。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3~10克。用治咳喘、咯痰不爽;咽喉肿痛、白喉、乳蛾;气滞腹胀、疝气胀痛;小儿疳积及蛔虫病。此外,尚可治牙龈肿痛、皮肤癣疮及滴虫性阴道炎。
药理研究
有降压作用,同时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化学成分
含油,组成脂肪及类脂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二十二碳烯酸等。非甘油酯部分得1-氰-2-羟甲基-1-丙烯-3醇。另含蛋白质、萜类、甾体皂苷、倍半萜苷等化学成分。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喉痹:无患子,研,内喉中立开。(《普济方》)
②治百日咳,感冒发热:无患子果仁3枚。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哮喘:无患子种子研粉。每次6克,开水冲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小儿腹中气胀:无患子仁3~14枚。煨熟食之,令放出矢气即消。(《岭南草药志》)
⑤治牙齿肿痛:无患子30克,大黄、香附各30克,青盐15克,泥固煅研,日用擦牙。(《普济方》)
相关中药材推荐

冬瓜皮 dōng guā pí
清热利尿、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冬瓜皮具有利尿作用,使排尿速度增加,且具有降血糖作用。

鸡骨香 jī gǔ xiāng
理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属理气药。

青皮 qīng pí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穿山甲 chuān shān jiǎ
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南五味子 nán wǔ wèi zǐ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属收涩药分类下的敛肺涩肠药。

甜瓜子 tián guā zǐ
清肺,润肠,化瘀,排脓,疗伤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白芷 bái zh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臭梧桐 chòu wú tóng
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白苏子 bái sū zǐ
下气消痰、润肠通便。属泻下药分类下的润下药。

溪黄草 xī huáng cǎo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